侯保榮,男,漢,工學博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員,青島市海洋環境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主任,山東省腐蝕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中日海洋腐蝕環境共同研究中心主任,山東省海洋腐蝕與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海洋防腐蝕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國家海洋腐蝕防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
40余年來一直從事海洋腐蝕與防護技術的研究,開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浪花飛濺區復層礦脂包覆防腐技術,研發了海洋鋼筋混凝土結構四層配套防護體系,開發了鋼筋混凝土耐久性和涂層性能評價技術。“復層礦脂包覆防腐技術”和“氧化聚合型包覆防腐技術”獲得國家專利,并被列為國家標準,對海洋浪花飛濺區的鋼結構、埋地管道、管道補口、螺栓螺帽等結構的防護具有重大意義。
2007年,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十一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海洋工程結構浪花飛濺區腐蝕控制技術及應用”項目。2012年又承擔了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不同海洋重大海洋工程結構安全與腐蝕控制技術及其示范”。2015年他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中國工程院重大咨詢項目“我國腐蝕狀況及控制戰略研究”,結果顯示,2014年我國腐蝕成本為2.1萬億元人民幣,占當年GDP的3.34%,平均每人每年需要承擔腐蝕成本約1555元。
出版了《海洋腐蝕環境理論及其應用》等5本專著。其中,日文專著《海洋腐食環境と防食の科學》被日本專家評價為“奠定了腐蝕環境研究的基礎,可以作為教科書使用”。 主編了《腐蝕研究與防護技術》等9本論文集。發表論文360余篇,其中SCI、EI論文200余篇,形成了約300萬字的論文匯編。至今共獲得發明專利授權證書70余項,其中發明專利30余項。
迄今,侯保榮院士共獲山東省科學技術技術最高獎、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山東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國家海洋局和青島市科技局獎等獎項共11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鋼鐵設施在海洋環境中的腐蝕及其防腐蝕技術》是海洋腐蝕與防護技術領域的唯一國家級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