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網站
(本網訊)2022年10月19日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推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工作若干措施》,旨在加快壯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總量,著力培育工業經濟發展新動能,全力推動我省工業經濟提速提檔提質。其包含的十二項具體措施如下:
一、建立規模以上企業培育庫。每年定期摸排上年度臨規工業企業以及本年度計劃新建投產企業情況,建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庫,逐企建檔立卡,切實掌握企業發展經營情況,動態更新完善,指導跟蹤服務,幫助企業做大做強,梯次升級。
二、強化部門協同推進。省、市、縣三級相關部門要各司其職,形成合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負責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依法整合專項資金向規模以上企業傾斜,積極配合統計部門做好企業入統相關工作。發展改革部門負責推動當年投產(或上年第四季度投產)、備案證在有效期內、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萬元的新建投產企業按月度及時申報入統。統計部門負責開展實地調查,審核入統材料,加強統計核查,推進符合條件的企業盡快入統,應統盡統。
三、狠抓新建投產入統。定期通報新建投產企業入統進展情況。各地要成立工作專班,加快工業招商引資,加速推進項目建設進度,緊盯簽約項目和在建項目,分類指導、專人服務,推動項目早落地、早開工、早投產、早入統、早見效。
四、推動企業整合重組。以縣域特色產業集群為載體,依托集群內企業,鼓勵同類中小微企業通過兼并收購、資本運作等方式進行整合重組,進一步擴大企業規模,盡快實現升規入統,促進縣域產業提質升級。
五、助力企業升規壯大。加強對臨規工業企業的幫扶指導,“一企一策”建立跟蹤培育機制。利用“百場萬家”等活動對擬入統企業進行培訓;盯緊入統時間節點,指導達到規模以上標準企業,按時申報入統,應統盡統;對企業在工業診所、工業設計、研發機構建設等方面予以精準幫扶、專業指導,助力企業發展壯大。
六、加快企業融合發展。支持地方積極開展中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圍繞重點行業、細分領域、關鍵環節、核心技術、優勢產品,整合資源,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轉型咨詢、診斷評估、設備改造、軟件應用等數字化服務,幫助中小微企業降成本、提質效,增強核心競爭力。
七、加強企業運營監測預警。建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定期分析機制,強化電力、稅務開票、貨運、融資信貸等關聯數據分析,對于行業共性問題及重點企業運營中出現個性問題,加強幫扶協調。各市縣要建立困難企業預警分析、全程幫扶工作機制,助企紓困解難,防止出現非政策性退統。
八、優先保障正常生產秩序。建立省、市、縣三級保障產業鏈供應鏈工作機制,確保企業有序生產、物流暢通;將符合條件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培育庫企業及時納入生態環境監管正面清單,在重污染天氣應急響應期間依法予以優先保障。優化生態環境執法監管方式,進一步采用非現場執法手段,實行遠程監控,盡量減少對工業企業正常生產經營活動的干擾,做到日常不擾、無據不查、輕微不罰。出現電力、天然氣供應緊張情況時,在保障民生用能前提下,依法重點保障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生產要素。
九、落實稅費優惠政策。每年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培育庫企業組織不少于一次的稅費政策培訓輔導,嚴格落實各項退稅減稅降費緩繳政策,主動開展送政策上門服務,做到符合條件的企業應知盡知、快享直享。鼓勵各市縣按規定落實好扶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點培育企業發展的稅費優惠政策。
十、加強專項融資支持。河北工業企業服務平臺設立“培育企業金融專區”,鼓勵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投放力度,定期開展產融對接,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打造專屬信貸產品;對優質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和重點培育企業首貸、新增的中長期貸款和信用貸款給予優惠利率。
十一、強化政策資金獎勵。建立目標責任制,強化督導,定期通報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增情況,建立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獎勵機制,充分激發市縣培育企業升規入統的積極性。對全省完成凈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目標任務且排名前三的設區的市分別獎勵300萬元、200萬元、100萬元;對各縣(市、區)(含定州、辛集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凈增工作進行獎勵,按照每凈增1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給予縣(市、區)10萬元獎勵。鼓勵各市縣對成長性好、工業增長貢獻大的入統企業進行獎勵。
十二、濃厚爭先創優良好氛圍。每年召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培育推進大會,選樹優秀典型,宣傳各地升規入統成效顯著先進做法,推廣一批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典型經驗,營造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