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本網記者從工業和信息化部網站獲悉,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于近日印發了《助力中小微企業穩增長調結構強能力若干措施》,從兩個方面,共出臺15項具體措施,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
在進一步推動穩增長穩預期方面,提出7項舉措,主要包括:(一)強化政策落實和支持力度。深入落實減稅降費、穩崗返還等政策,結合實際優化調整2022年底到期的階段性政策,加強中小微企業運行監測。(二)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持續引導金融機構增加對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三)促進產業鏈上中小微企業融資。開展“一鏈一策一批”中小微企業融資促進行動,促進產業與金融良性循環。(四)有效擴大市場需求。支持中小企業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參與國家科技創新項目建設。將政府采購工程面向中小企業的預留份額階段性提高至40%以上政策延續到2023年底。鼓勵大型企業和平臺機構發布面向中小微企業的采購清單,開展跨境撮合活動。(五)做好大宗原材料保供穩價。推動建立原材料重點產業鏈上下游長協機制,實現產業鏈上下游銜接聯動。靈活運用國家儲備開展市場調節。強化大宗商品期現貨市場監管。(六)加大公共服務供給和輿論宣傳引導。發揮社會化公共服務機構作用。(七)強化合法權益保護。
在著力促進中小微企業調結構強能力方面,提出8項措施,主要包括:(一)加大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培育力度。到2023年底,累計培育創新型中小企業15萬家以上、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8萬家以上、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萬家以上。(二)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深入實施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攜手行動”,分行業分地區開展大中小企業供需對接活動,促進以大帶小協同發展。(三)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和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實施科技成果賦智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深入實施數字化賦能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推動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園區、進集群、進企業。(四)提升中小企業質量標準品牌水平。實施質量標準品牌賦值中小企業專項行動。支持中小企業牽頭或參與國內外標準編制。實施“千企百城”商標品牌價值提升行動。(五)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六)加大人才興企支持力度。深入實施中小企業經營管理領軍人才培訓,優化中小企業職稱評審工作,支持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備案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深入實施“千校萬企”協同創新伙伴行動。(七)加大對優質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支持。支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融資。發揮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國家科技成果轉化引導基金的政策引導作用,帶動更多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創新。(七)促進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構建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梯度培育體系,壯大集群主導產業。組織服務機構、行業專家進集群開展咨詢診斷服務。2023年培育100家左右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